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搜索:
首页|基地简介|电子图书|科普动态|科普视频|科普图片|基地建设|保健科普|科普惠农|数字标本|常用链接|联系我们|环境资源|软件视频
科普惠农  
 

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数字标本
  您现在位置:[ 首页数字标本 → 正文 ]

红胁蓝尾鸲

来源:
数字标本  加入时间:2018/05/29 20:13:02     点击:


红胁蓝尾鸲

学名:Tarsiger cyanurus

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

体型略小而喉白的鸲。特征为橘黄色两胁与白色腹部及臀成对比。雄鸟上体蓝色,眉纹白;亚成鸟及雌鸟褐色,尾蓝。雌鸟与雌性蓝歌鸲的区别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线,而非喉全白,两胁橘黄而非皮黄。

生活习性

食性:繁殖期间主要以甲虫、小蠹虫、天牛、蚂蚁、泡沫蝉、尺镬、金花虫、蛾类幼虫、金龟子、蚊、蜂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迁徙期间除吃昆虫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成3-5只的小群,尤其是秋季。主要为地栖性,多在林下地上奔跑或在灌木低枝间跳跃,性甚隐匿,除繁殖期间雄鸟站在枝头鸣叫外,一般多在林下灌丛间活动和觅食。停歇时常上下摆尾。 红胁蓝尾鸲在中国繁殖,也在中国越冬,既是夏候鸟,也是冬候鸟。

生长繁殖

红胁蓝尾鸲主要营巢于海拔1000米以上比较茂密的暗针叶林和岳桦林中。营巢环境一般较为阴暗、潮湿,地势起伏不平,特别是爱在高出地面的土坎、突出的树根和土崖上的洞穴中营巢,也有在树干洞穴中营巢的。巢附近常有灌丛、枯枝落叶或苔藓将巢掩盖相当隐蔽。通常雄鸟在4月末5月初从山下部迁到山上部繁殖地后就开始占区,并站在巢域树尖上鸣叫,借以吸引雌鸟,配对后则和雌鸟一起寻找巢址和开始筑巢。筑巢时间多在5月中下旬开始持续到 6月下旬。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雄鸟仍不时在巢区内树丛间鸣唱,偶尔参与营巢活动。每个巢营筑时间需7-10天。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构成,内面有时垫有兽毛和松针。巢的大小为外径13.5-15.0cm,内径7.0-7.5cm,深3-4cm。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亦有的要休息几天才产卵。1年繁殖1窝,1天产1枚卵,有的间隔1天才产第二枚卵。每窝产卵通常4-7枚,多为5-6枚。卵白色、钝端被有红褐色细小斑点,常密集于一圈呈环状。卵为椭圆形,大小为17.5-18.0mm×13.0-14.5mm,重2.0-2.5g,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4-15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孵出后最初几天主要由雄鸟喂食,雌鸟多在巢中暖雏,有时仅在中午天气暖和时才离巢寻食喂雏。随着雏鸟的长大,保暖能力的增强,雌鸟亦积极参与寻食喂雏,每天喂食时间长达11-14小时。雏鸟留巢期13±1天。繁殖于亚洲东北部及喜马拉雅山脉。冬季迁至中国南方及东南亚。

上一条:虎斑地鸫
下一条:红头长尾山雀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