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搜索:
首页|基地简介|电子图书|科普动态|科普视频|科普图片|基地建设|保健科普|科普惠农|数字标本|常用链接|联系我们|环境资源|软件视频
科普惠农  
 

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数字标本
  您现在位置:[ 首页数字标本 → 正文 ]

苍鹰

来源:
数字标本  加入时间:2018/05/27 19:56:18     点击:

 

苍鹰

学名:Accipiter gentilis别名:鸡鹰(♂)、大鹰(♀)、牙鹰、鹞鹰、鹰、元鹰

鹰形目>鹰科>鹰属

身健,林栖,主要捕食鸽子等鸟类和野兔,也能猎取松鸡和狐等大型猎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生活习性

苍鹰

与其他鵟属及鹰等一样都在日间活动。

苍鹰为森林猛禽,栖息于疏林、林缘和灌丛地带。次生林中也较常见。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等森林地带,也见于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是森林中肉食性猛禽。视觉敏锐,善于飞翔。白天活动。性甚机警,亦善隐藏。通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洪亮。

捕食

苍鹰性凶猛,常在空中翱翔时两翅水平伸直,或稍稍向上抬起,偶尔亦伴随着两翅的煽动,但除迁徙期间外,很少在空中翱翔,多隐蔽在森林中树枝间窥视猎物,飞行快而灵活,能利用短圆的翅膀和长的尾羽来调节速度和改变方向、在林中或上或下,或高或低穿行于树丛问,并能加还飞行速度在树林中追捕猎物,有时也在林缘开阔地上空飞行或沿直线滑翔,窥视地面动物活动,一旦发现森林中的鼠类、野兔、雉类、榛鸡、鸠鸽类和其他中小形鸟类的猎物,则迅速俯冲,呈直线追击,用利爪抓捕猎获物。

能以61公里/小时的速度追逐猎物,在这时特别容易容易和矛隼混淆。

迁徙

在中国东北繁殖的苍鹰4月下旬迁到,5月初配对。8月中旬迁飞。也有部分留鸟。

苍鹰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但在较冷的地区,如亚洲北部及加拿大等地的苍鹰则会迁移到南方过冬。

生长繁殖

择偶

苍鹰4月下旬迁到东北地区。活动范围较广,但活动隐蔽。苍鹰在天空成对翻飞,作波浪式飞行,相互追逐,并不断鸣叫,表明此时配对已完成。这是看到这种神秘的森林鸟类的最佳时间。

产卵

产卵最早见于4月28日,有的在5月中旬。隔日1枚,窝卵数3-4枚。卵椭圆形,尖、钝端明黑,浅鸭蛋青色,护卵性强。

孵化

孵化期从28天到38天不等。

喂雏

雄鸟主要是警戒。中期送枝次数增加。后期以送食为主。后期不暖雏,多在巢周栖落,时间长达11.08小时,占总观察时间的69.85%。雌在育雏期暖雏随雏鸟生长而减少,离巢时间随雏鸟生长而增加。随暖雏停止,修巢亦告结束。前期喂食以撕小块、条喂为主,后渐为撕大块自食至不撕喂而且雏鸟自食。

生长繁殖

苍鹰雏鸟生长迅速,体重18.5日龄出现一个高峰,可达433g,为出生时的15.75倍。后体重下降,至24.5日龄近最低点,之后逐渐增加,至出飞时已达460g,为出生时的16.72信,平均日增生12.54g 左右。体长增长3.95倍,日增长7.2mm左右。翅长18.5日龄前生长较慢,后生长迅速,至30.5日龄达高峰,后减慢。跗蹠部15.5日龄前生长迅速,其后缓慢。嘴长9.5日龄后生长明显减慢。9.5日龄长出。尾缨放出前体重、体长生长迅速。其后翅、翅缨和尾缨生长迅速。

上一条:大鸨
下一条:苍鹭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