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搜索:
首页|基地简介|电子图书|科普动态|科普视频|科普图片|基地建设|保健科普|科普惠农|数字标本|常用链接|联系我们|环境资源|软件视频
科普惠农  
 

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数字标本
  您现在位置:[ 首页数字标本 → 正文 ]

勺鸡

来源:
数字标本  加入时间:2018/05/27 18:13:34     点击:

勺鸡

学名:Pucrasia macrolopha

别名:柳叶鸡、角鸡。

鸡形目>雉科>勺鸡属

体长390-630毫米,体重750-1100克。体形适中,头部完全被羽,无裸出部,并具有枕冠。尾羽16枚,呈楔 尾状;中央尾羽较外侧的约长一倍。跗蹠较中趾连爪稍长,雄性具有一长度适中的钝形距。雌雄异色,雄鸟头部呈金属暗绿色,并具棕褐色和黑色的长冠羽;颈部两侧各有一白色斑;体羽呈现灰色和黑色纵纹;下体中央至下腹深栗色。雌鸟体羽以棕褐色为主;头不呈暗绿色,下体也无栗色。

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密生灌丛的多岩坡地,山脚灌丛,开阔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鹃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间。分布于阿富汗,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生活习性

勺鸡雄鸟和雌鸟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情机警,很少结群,夜晚也成对在树枝上过夜。雄鸟在清晨和傍晚时喜欢鸣叫,沙哑的嗓音就像公鸭一样,故在中国四川产地称它为“山鸭子”。秋冬季则 结成家族小群。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枪响或倒树的突发声会使数只雄鸟大叫。雄鸟炫耀时耳羽束竖起。常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

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主要是云杉、桦树、苔草、鳞毛蕨等木本、草本和矍类植物的嫩芽、嫩叶、花以及果实和种子等,已经记录到的种类多达43种。此外也吃少量昆虫、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叫声易与其他雉类分。响亮、震耳的粗犷叫声khwa-kha-kaak或kok-kok-kok…ko-kras远外可辨。倒数第二音高,但重音在最后。

生长繁殖

勺鸡繁殖地点的巢址选在林缘附近,坡度适中,坡向南或者东南、下坡位,巢向 向阳;视野开阔、离水源近并有巢材的地区,巢为地面巢,能遮风避雨;巢周围有栖材、沙浴场。勺鸡巢穴处的植被有乔木、灌木、草本差异不明显,都有一定数量的乔灌草。

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巢置于灌丛间的地面上,呈碗状。每窝产卵5-7枚,卵白色或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点。孵卵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6-27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雏鸟很有特点,全身密被绒羽,眼前方、上方及耳羽栗色,上体栗色,其余为栗黄色,头后部有一条栗色的横带。

上一条:四声杜鹃
下一条:山斑鸠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