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搜索:
首页|基地简介|电子图书|科普动态|科普视频|科普图片|基地建设|保健科普|科普惠农|数字标本|常用链接|联系我们|环境资源|软件视频
科普惠农  
 

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数字标本
  您现在位置:[ 首页数字标本 → 正文 ]

丘鹬​

来源:
数字标本  加入时间:2018/05/27 17:55:33     点击:

丘鹬

学名:Scolopax rusticola

鸻形目>鹬科>丘鹬属

体大(35厘米)而肥胖,腿短,嘴长且直。起 飞时振翅嗖嗖作响。占域飞行缓慢,约八千米/小时,于树顶高度起飞时嘴朝下。飞行看似笨重,翅较宽。

是一种中小型涉水禽鸟,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和亚北极地区。丘鹬是夜行性的森林鸟,白天隐蔽,伏于地面,夜晚飞至开阔地进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生活习性

丘鹬栖息于阴暗潮湿、林下植物发达、落叶层较厚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见于林间沼泽、湿草地和林缘灌丛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也见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山坡灌丛,竹林、甘蔗田和农田地带。多夜间活动。白天常隐伏在林中或草丛中,夜晚和黄昏才到附近的湖畔、河边、稻田和沼泽地上觅食。白天隐伏不出。除繁殖期在黄昏时能看到它在森林上空的求偶飞行外,一般白天很难见到它。遇到危险时被迫从地下惊起,也常常只飞很短距离就又落入地上草丛或灌丛中隐伏不出。飞行时嘴朝下,飞行快而灵巧,能在飞行中不断变换方向穿梭于树林中,但飞行时显得笨重,身子摇晃不定。性孤独,常单独生活,不喜集群。也少鸣叫,仅起飞时鸣叫。

丘鹬主要以鞘翅目、双翅日、鳞翅目昆虫、昆虫幼虫、蚯蚓、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食植物根、浆果和种子。觅食多在晚上、黎明和黄昏。觅食时用长嘴插入潮湿泥土中,并摆动头部、探觅蠕虫、蚯蚓和昆虫幼虫。也直接在地面啄食。 

 

生长繁殖

丘鹬的繁殖期为5—7月。到达繁殖地后不久雄鸟即开始求偶飞行。丘鹬是“一夫多妻制”,当太阳没落后或升起前,雄鸟即在森林上空振翅飞翔,并发出婉啭多变的鸣声向雌鸟求爱。然后落到地上进行交配。交配后雄鸟即和雌鸟呆在一起,直到雌鸟开始孵卵。

营巢于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多在林下灌木或草本植物发达、或有小块沼泽湿地和有灌木覆盖的潮湿悬岩边上筑巢。通常置巢于灌木或树桩下和倒木下。也常置巢于草丛中。巢由雌鸟建造。通常利用小灌木旁的枯枝落叶作巢基,扒成一圆形小坑,然后铺垫以干草和树叶即成。巢的直径大小为15厘米左右,每窝产卵通常4枚,偶尔为3枚和5枚,甚至有多至6枚的。

卵的形状为梨形和卵圆形,颜色为赭色或暗沙粉红色,被有锈色或暗棕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2—44×31—34毫米。雌鸟孵卵。孵化期23土1天。

 

 

 

上一条:山斑鸠
下一条:牛背鹭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