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资源科普基地2008年成为省级科普基地,2010年发展成为省级优秀科普基地。占地面积450㎡,场馆面积450㎡,共有展教仪器设备516(台、件),模型:61套,展板:52个,展柜:34个。植物类和动物类实物标本总价值61774。33元。其中:植物病害类干制类标本220盒,昆虫类干制类标本 93盒;植物病害类和昆虫类浸制标本共660瓶;腊叶标本2000份。动物类剥制标本145份,包括鲎、眼镜王蛇、眼镜蛇、五步蛇、蟒蛇、湾鳄、江豚、红隼、孔雀、鸵鸟、黑熊、梅花鹿、野猪、云豹、牦牛、果子狸、小灵猫等。浸制动物标本331份、包括黄斑海蛰、日本枪乌贼、牛带绦虫、海燕、大娃娃鱼、中华绒鳌蟹、白斑鲨、蝮蛇、大头平胸龟等。干制标本27份。玻片标本82盒3961份。沅水澧水鱼类标本浸制数169种。骨骼标本50份。环境科普包括天文台、气象园、地质标本室三个部分,地质标本室备有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1000余套 。 每年可接待市内外中小学生,大学生参与动植物识别等科普活动。近3年累计达16300 人次。 基地成员的工作相继得到了光明日报、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晚报、湖南文理学院报等5大报刊刊发18起,在红网、高校新闻网、湖南教育网、湖南科技厅网、常德党建网、常德网、常德科技局网、华夏经纬网、常德农经网、常德财鑫网、湖南文理学院网、中国水果蔬菜网等12大网络发布信息66起。 生命与环境资源省级基地具有丰富非网络化科普信息资源、科普展品资源。生命与环境资源科普资源平台建设,是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是创新优质科普内容表达方式,优化科普内容科学性的需要,是拓宽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进一步把学校与市场、需求与生产、内容与渠道、知识与产业有效连接起来,实现科普倍增效应的需要。我校拥有大量优秀科研人才和科技资源,是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我校科普人才的优质资源,不断丰富完善 生命与环境资源省级优秀科普基地内涵,借助校园网、院网、市科技局、市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市12396远程教育网等传播渠道,拓宽网络传播渠道,拓展科学传播领域和空间,推动科普信息在学校、农村等的落地应用,打造湘西北乃至湖南省影响力较高的科普平台,形成科普平台、高校专家和公众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科普信息生产和分享的新局面,用好、用活现有的科普资源,大幅提升科普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围绕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现地市级高校以省级优秀科普基地为核心、以科普信息化为手段、以普惠共享为目标的现代科普新平台,实现科普在我省地市级的转型升级。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