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
自然保护团体塞拉俱乐部在美国成立。
1962年
美国女科学家 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书《寂静的春天》,警告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969年
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地球之友"在美国成立。
1970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环境委员会成立。
1972年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出版,提出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行动计划》,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5年生效)。
1974年
世界人口会议召开,通过《世界人口行动计划》
世界粮食会议召开,通过《消除饥饿及营养不良的世界宣言》。
1976年
联合国人类居住会议(HABITAT)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
1979年
第二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部长级会议召开,通过了《关于预见性环境政策的宣言》;
1980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及世界银行等10家多边援助机构通过了《关于经济开发中的环境政策及实施程序的宣言》;
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世界自然基金会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发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美国政府出版《公元2000年的地球》,预言21世纪将面临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1981年
联合国召开"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会议",通过了《增加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行动计划》。
198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纪念会议在内罗毕召开,通过《内罗毕宣言》。
1983年
OECD设置"环境影响评价与开发援助特别团体"。
1984年
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世界银行制定《环境政策与实施程序》。
1985年
第三届环境部长级会议召开,通过了《环境:未来的资源》宣言及《在环境援助计划和项目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理事会建议》等。
1987年
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通过了《东京宣言》,并公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书,提出了许多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思想的建议。
1990年
欧盟委员会EU首脑会议通过环境宣言。
1991年
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设立"全球环境基金会GEF";
41个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发表了《北京宣言》。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环境与发展行动计划》,通过了《森林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席会议的非政府环保组织通过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
(资料来源:《地球环境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