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搜索:
首页|基地简介|电子图书|科普动态|科普视频|科普图片|基地建设|保健科普|科普惠农|数字标本|常用链接|联系我们|环境资源|软件视频
科普惠农  
 

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数字标本
  您现在位置:[ 首页数字标本 → 正文 ]

普通鵟

来源:
数字标本  加入时间:2018/06/16 13:55:45     点击:

普通鵟


学名:Buteo japonicas

鹰科>鵟属

俗名:土豹子、鸡母鹞

中型猛禽,体长50-59cm。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以森林鼠类为食,食量甚大,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 、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部分为冬候鸟、部分旅鸟。春季迁徙时间3-4月,秋季10-11月。

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的burmanicus和refectus亚种已经提升为独立种喜山鵟。

生活习性

普通鵟春季迁徙时间多在3—4月,秋季多在10—11月。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海拔400米的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左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有时甚至出现在2000米以上的山顶苔原地带上空。秋冬季节则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

大多单独活动,有时也能见到2—4只在天空盘旋。性情机警,视觉敏锐,善于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翱翔时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呈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羽呈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它的叫声同家猫的叫声差不多。

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而且食量甚大,曾在一只胃中就发现了6只老鼠的残骸。此 外,它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也到村庄附近捕食鸡、鸭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用锐利的眼睛观察和觅找地面的猎物,一旦发现地面猎物,则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猎物。此外它也通过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捕食1米以上的大蛇时,蛇能在空中用身体缠绕它的双脚,这时它就一边飞翔,一边用脚将蛇蹬开,从空中抛落下来,然后飞扑而下,再次将蛇捕获,带到空中,直至使蛇失去反抗能力。它在民间被称为“土豹子”,可能就是因为它们都有十分凶残的本性的缘故吧。不过,普通鵟虽然凶猛,却也常常成为体型更大的猛禽的猎捕对象,可见自然界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7月份。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其喜欢针叶树。常置巢于树冠的上部接近主干的枝杈上。也有的个体营巢于悬岩上,或者有时侵占乌鸦的巢。它的巢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里面垫有松针、细枝条和枯叶等,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

5—6月产卵,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卵为青白色,通常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的斑点和斑纹。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亲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大约28天。

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40—45天后,再飞翔和离巢。

上一条:鸸鹋
下一条:黑卷尾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