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搜索:
首页|基地简介|电子图书|科普动态|科普视频|科普图片|基地建设|保健科普|科普惠农|数字标本|常用链接|联系我们|环境资源|软件视频
科普惠农  
 

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数字标本
  您现在位置:[ 首页数字标本 → 正文 ]

中华鳖

来源:
数字标本  加入时间:2018/06/07 13:51:54     点击:

undefined



中华鳖

又名:水鱼、甲鱼、团鱼

爬虫纲>龟鳖目>鳖科

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头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吻端延长呈管状,具长的肉质吻突,约与眼径相等。眼小,位于鼻孔的后方两侧。口无齿,脖颈细长,呈圆筒状,伸缩自如,视觉敏锐。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周边为肥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腹甲灰白色或黄白色,平坦光滑,有7个胼胝体,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尾部较短。四肢扁平, 后肢比前肢发达。前后肢各有5趾,趾间有蹼。内侧3趾有锋利的爪。四肢均可缩入甲壳内。

野生中华鳖在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俄罗斯东部都可见。水栖性,常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淡水水域。有上岸进行日光浴的习性。肉食性,以鱼、虾、软体动物等为主食,多夜间觅食。

华鳖没有有效的亚种分化,却存在着地理变异。日本的鳖曾被称为T.japonicus。舟山群岛上的鳖种群也曾被称为T.tuberculatus。常把这些种名作为中华鳖的同物异名。

生活习性

中华鳖,又名水鱼、甲鱼、团鱼,是常见的养殖龟种。野生中华鳖在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俄罗斯东部都可见。水栖性,常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淡水水域。有上岸进行日光浴的习性。肉食性,以鱼、虾、软体动物等为主食,多夜间觅食,野生中华鳖寿命在60岁以上。

生长繁殖

中华鳖的生长发育一般可分为稚鳖、幼鳖和成鳖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也不相同。按其体重划分,刚孵化出来的为稚鳖;11~50克的为幼鳖;51~200克的为种鳖;200克以上的为成鳖;750~1000克以上的为亲鳖。

中华鳖4~5月水中交配,待20天产卵,多次性产卵,至8月结束。通常首次产卵仅4~6枚, 在繁殖季节一般可产卵3~4次,5岁以上雌鳖一年可产50~100枚。卵为球形,乳白色,卵径15~20毫米,卵重为8~9克。其选好产卵点后,掘坑10厘米深,将卵蛋产于其中,然后用土覆盖压平伪装,不留痕迹。经过40~70天地温孵化,稚鳖破壳而出,1~3天脐带脱落入水生活。

卵及稚鳖常受蚊、鼠、蛇、虫等的侵害。产卵点一般环境安静、干燥向阳、土质松软,据研究观察,其距离水面的高度可准确判断当年的降雨量。

上一条:竹叶青蛇
下一条:中国水蛇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