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蝮
学名:Gloydius brevicaudus
别名:草上飞、地扁蛇
剧毒,多栖息于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以及主要栖息于坟堆草丛及其附近。
短尾蝮体较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尾短,具管牙;有颊窝。头背深棕色,体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生活习性
短尾蝮属晨
昏性蛇类。在热天。尤其晚上8时到次日凌晨活动最频繁。
在浙江地区。蝮蛇的活动往往表现出两个高峰。即活动高峰在五六月和10月两次。每日的活动高峰在寒冷的天气是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在炎热天气是晚上8点到下午2点。至于在温暖的春秋两季。每日的活动高峰有两次。分别是白天10点和晚上8点到次晨2点。
鱼、泥鳅、黄鳝、蛙、蜥蜴、蟾蜍、蛇、鸟、鼠类均能吃食。幼蛇吃泽蛙、蚯蚓、蜈蚣、蚁卵及某些昆虫。因分布广、栖息环境多样,其食物组成亦较多样。
生长繁殖
短尾蝮多于5月及9月交配。交配多出现于下午2点至晚上10点 。交配时间长达2—3min。初生仔蛇全长140—170mm。产仔多在凌晨2点到7点。整个产仔过程需要30min(4仔)到75min(8—10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