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雀
学名:Parus major
别名:山呼呼黑(北名),羊粪旦(甘肃),白面只(南名),白脸山雀。
属鸟纲>雀形目>山雀科
体型与麻雀相似。头黑色,两侧具大形白斑;上体蓝灰,背沾绿色;腹面白色,中央贯以显著的黑色纵纹。鸣声的基调似“呼伯、呼伯”或“呼黑、呼黑”,易与其它鸟类区别。为林栖鸟类,通常栖息在山区阔叶林或针叶林间,夏季可见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冬时降至平原地带的林间,在耕作区或庭园中亦能经常见到是一种极常见到。
生活习性
大山雀是一种很活泼的小鸟,胆大易近人,好奇心极强,有非常出色的即兴行为和动作。
大山雀除睡眠外很少静止下来。它们鸣声悦耳,常光顾红树林、林园及开阔林,时而在树顶雀跃,时而在地面蹦跳。 喜爱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生境
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夏季他们最高可以分布到
海拔3000米的山区,冬季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
食性
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的研究,大山雀的食物中昆虫所占的比例高达74.14%,而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此外也吃少量草子、花等植物性食物。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
生长繁殖
每年的3-8月是大山雀的繁殖期,它们对于建窝地点并无过多的挑剔,不论是树间、石隙、屋檐、墙缝,还是废旧的鹊巢,只要能栖身产卵即可。 一年产卵两次,每窝下蛋6-9枚,经过双亲两周轮流孵卵,雏鸟就可破壳而出。
亲鸟辛勤育雏,终日捕虫,喂哺吱吱索食的幼雀,每天喂雏的平均次数高达130次,它每昼夜吃的昆虫数量约等于自身的体重,其中绝大部分为果树害虫。如梨象甲、青刺蛾、金龟甲、天牛幼虫,苹果天社蛾和蝽象等。它们在冬季和育雏期间的主要食源便是松毛虫,这就为防虫卫林立下了赫赫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