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搜索:
首页|基地简介|电子图书|科普动态|科普视频|科普图片|基地建设|保健科普|科普惠农|数字标本|常用链接|名师课堂|联系我们|环境资源
科普惠农  
王京仁教授为2019年鼎城区蔡...
我院6名教师遴选为常德市鼎城...
兽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中草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书...
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了2018年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
 

地址:洞庭大道西段170号湖南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6-7186128

 
    保健科普
  您现在位置:[ 首页保健科普 → 正文 ]

感觉自己意志力不足?可能源于这4个心理效应

来源:
保健科普  加入时间:2018/05/20 18:50:24     点击:

   

    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等一直被认为是成功者的必备特征,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表示,“钢铁般的意志力和优秀的性格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意志力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一种品质。很多人认为自己意志力不足。那么,意志力不足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如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呢?

 

1、意志力极限效应。个体的意志力有极限并且能够被消耗(为你解读“意志力损耗”),研究证明,如果个体刚刚做过需要消耗意志力的事件,那么他完成下一件需要消耗意志力的事件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简单来说,个体的意志力就像肌肉,有一定的承受范围,而且用多了也会疲劳。个体要想应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从全局出发,有选择地使用意志力,将意志力消耗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另一方面要坚持训练,以提高自己意志力的极限值。

  2、补偿心理。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如果因为某些缺陷而无法实现目标,那么他就可能会用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焦虑、树立自信。反过来说,个体如果做了一件让自己特别满意的事情,那么他就有可能以此为理由放纵自己。事实上,适度放松是对成功的奖赏,能够激励自己前进,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能够随意放纵,特别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个体切忌沾沾自喜。

  3、“那又如何”效应。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那又如何”效应,也就是常说的“破罐子破摔”。举例而言,当个体感觉疲劳、情绪低落,有挫败感的时候,意志力会有所下降,此时可能产生“反正都已经这样了,放纵一下又如何”的想法,但在放纵之后,个体不仅感觉更加疲劳,而且还会产生后悔等负面情绪,如果不加以调节,就会陷入“放纵、后悔、再放纵、再后悔”的恶性循环。因此,在疲惫的时候,个体要学会使用正确的放松方式,必须明确“放松不等于放纵”;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个体要勇于挑战,并从中吸取经验,而非一味地逃避。

  5、意志力传染效应。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心理学上讲,个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人想法、意愿和行为的影响,而诱惑和意志力也都具有传染性。因此,个体如果想提高意志力,不妨在自己的社交圈内找一个榜样,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一条:吃糖确实会上瘾 请适时拒绝“甜蜜的诱惑”
下一条:万万没想到,这个习惯能防癌!很多人却没做到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资源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平台 动物疾病学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

本网站为公益性普及网站,网中部分内容版权仍属原作者,感谢支持!如有异议,请电话修正!